春雨潺潺,是谁踏歌而来
春雨来得悄无声息。起初只是天际的一抹湿意,渐渐地便在瓦檐上织就了一张晶莹的网。我独坐窗前,看那雨丝斜斜地穿过巷口的老槐树,将新发的嫩芽洗得发亮。
雨声潺潺,像远方传来的歌谣。这歌声不似夏日暴雨那般激昂,也不似秋雨那般凄清,而是带着三分羞涩,七分期盼,轻轻叩击着每一扇紧闭的窗棂。巷口的青石板路上,雨水汇成细流,在石缝间蜿蜒流淌,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忽然,一阵歌声穿透雨幕飘来。那声音清越悠扬,与雨声交织在一起,竟分不清是雨在唱歌,还是人在吟雨。我循声望去,见一个撑油纸伞的身影正从巷口转来。伞是靛青色的,在雨中像一朵移动的花。伞下露出一角月白色的衣袂,随着步伐轻轻摆动。
那人渐行渐近,歌声也愈发清晰。是江南的小调,词句被雨水打湿了,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回音。"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歌声在转角处忽然停住,伞面微微抬起,露出一张年轻的脸庞。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眉目如画,嘴角噙着笑意,仿佛这春雨是她邀来的宾客。
她驻足在一户人家门前,收起雨伞,在檐下轻轻跺了跺脚。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探出一个银发老妪的笑脸。"可算来了,"老妪说,"茶都煮好了。"姑娘笑着迈进门槛,歌声却又飘了出来:"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雨还在下,将这一幕晕染得如同水墨画。姑娘的歌声渐渐隐没在雨声中,但那旋律却仿佛留在了雨里。檐下的风铃被雨水打湿,发出沉闷的声响,和着远处隐约的歌声,竟成了一支天然的乐章。
巷子里又恢复了寂静。只有雨水依旧在歌唱,从瓦片上跳下,在石阶上溅起,在积水里荡漾。那撑伞的姑娘像是春雨幻化的精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留下半阙未唱完的歌谣。
我想起儿时祖母说的话:春雨是带着歌声的。当时不解其意,如今方才明白。这潺潺春雨里,确有人踏歌而来,又踏歌而去。只是不知那歌声是来自撑伞的姑娘,还是来自春雨本身?
雨幕中,又传来隐约的歌声。这次是从更远的地方飘来,似有若无,与雨声浑然一体。我凝神倾听,却只捕捉到几个零星的音符。或许,在这春雨缠绵的日子里,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首歌,等着被雨水唤醒。
天色渐晚,雨势稍歇。巷口的积水里倒映着初上的灯火,摇曳着,闪烁着,像是无数细碎的歌声在水面起舞。不知明日雨停时,那踏歌而来的人,可会再次经过这条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