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旧巷,梦行归途
夜深了,城市的喧嚣慢慢退去,街道上的灯也次第熄灭。只有一轮清亮的月,静静悬在夜空之上,把一层温柔的银光洒在屋顶、树梢,和那条熟悉而悠长的旧巷里。
我喜欢这条巷子,尤其在这样的夜晚。
它弯弯曲曲,从闹市深处延伸出来,一路通往某个被岁月遗忘的角落。石板铺就的地面已被踩得光滑,墙根处是长年潮湿的青苔,偶尔还能闻到一丝桂花的香气,从某扇未关紧的小窗里飘出。
这是我小时候常走的那条路。
母亲常牵着我的手,在月色中穿行其中。她说:“夜路不怕,有月亮照着。”我那时不懂,只觉得有她在,哪里都是亮的。而现在,母亲不在我身边,月色依旧,而我走在巷子中,却觉得每一步都像踏在旧梦上,柔软、沉静,带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怅然。
我曾以为,梦是虚幻的,是醒来便不再真实的泡影。可当我再次走进这条旧巷时,却发现梦比现实更真实。它把那些已经远去的温暖、笑声与眼泪,一点一点还给我。门前吱呀作响的藤椅、院中盛开的栀子花、还有邻居家那只总爱跟着我跑的小狗……这些记忆,如今竟一幕幕浮现在月光下,如水波荡漾。
归途,从来都不只是一次地理上的返程,更是一场心灵的回望。
我们越长大,越远离起点。离开了老屋,告别了旧人,也慢慢遗忘了曾经那些清晰得可以触摸的情感。而有一天,忽然走回这条巷子,看到同样的砖瓦、听到脚下踩水的声音,就像有人轻声在耳边唤你:“回来啦。”
月光洒落,照见了那些年少的梦,那些关于离开又归来的片段。
我坐在巷尾那块老石墩上,看着天边的月慢慢爬上最高的屋脊。风很轻,像谁的手,缓缓抚过我的发梢和心头。远处传来几声夜猫的叫声,夹杂着楼上传来的一点点老收音机的声音,仿佛时间真的倒流,我又成了那个在巷子里奔跑的小孩。
但我知道,我已不再是那个年纪的人。只是,梦还在心中,巷还在脚下,归途依然可行。
月照旧巷,梦行归途。我们一生都在寻找归属感,而最深的归属,往往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记忆,是一群人,是某个月色沉沉的晚上,你走过熟悉的路,心中忽然安静下来,像终于找到了最初的自己。
我起身,走出巷子,回头望了一眼那被月光染白的屋檐,心中轻轻说了一句:“我还会回来。”
只要这月光仍在,只要旧巷未塌,我们便总有梦可归,总有心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