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湖游记
百泉湖,是一个集山水美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置身其中使人兴奋不已,流连忘返。2021年10月2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从老家辉县南关出发,又一次游览了魂牵梦绕的百泉。
百泉湖位于县城西北5里处的太行山支脉苏门山下,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面积3.5万平方米,水深平均3米左右,人为垒砌成长方形状。它开凿于商代,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海拔185米高的苏门山顶峰正对湖面,山脚离湖十几步远,形成“水抱山环别有天”之壮观。
百泉湖清澈见底,漫湖碧透。湖内数百上千的泉眼,经过石灰岩的过滤,珍珠般地崛地喷发,这尤以靠湖北岸的水域为甚。上午10时许,阳光灿烂,微风拂面,垂柳婆娑,湖水清澈透明。在亭台、庙宇、高山的俯视下几个大泉眼,一部分从喷玉亭、涌金亭满溢喷射,一部分在湖中欢悦沸腾,就像煮开了锅似的上下翻滚,咕咚咕咚发出声响。远看就是一团团爆发出来的雪浪,就是一缕缕涌出来的玉之精英。转瞬间喷花四射,生雾觅连。雾蒙蒙,花蒙蒙,水蒙蒙……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争奇斗艳,使整个湖滨都灵动起来了。顿感置身于美妙的交响乐中,来到了弦琴高奏的中心,此情此景有宋人建造的涌金亭中碑刻为记。
顺着北岸一百多米长的石砌岸栏,移步东岸向南行进二十米左右,湖中三石岩映入眼帘。它濒临东岸,由三块高低不一的石块突出水面形成。貌似小岛一样,面对喷泉的喧嚣与涌金亭遥望互观。传说下面压有一口通向东海的海眼。远望水面海蓝海蓝,还真有海系气派。
夺人视野的湖心亭,令你沿三石岩方向朝西向南看:拱桥板桥亭台楼阁,高拱如虹,平卧似龙,互相勾连,漫入奇景。突然,从正西方向缓缓游来一群大鲤鱼,其倒影陨落湖底疑似腾空湖中。领航守尾,拱卫居中,主次有序,波澜不惊,俨然是一列空中舰队似的。一孩童持硬币对准鱼群使劲抛去,却落入岸边水中湖底。低头望去,一元硬币在2米多深水中折叠生辉,清晰可见。
正在看硬币的孩童,指着水底一圈圈摇摇晃晃冒上来的水珠惊呼: “泉!泉!泉!”,有人脱口而出:“冒出珍珠颗颗圆。”我问“莫非你是苏学士?”答曰 “然,然,然。”
我们复原了一千多年前苏东坡游百泉的场景,相对哈哈大笑。
现在百泉湖底成百上千的小喷泉只依稀可见,这缘于湖水干枯时期,为防漏水把湖底硬化干封的缘故。即便如此也没影响观感。有新乡诗人张进芝的七绝诗百泉为证:
水别苏门三秩闲,复来又现碧珠颜。
飞花涌动千重浪,接踵游人醉意还。
看来这并没有妨碍百泉的风水和美颜。
转头向路东看有幢院落,高墙壁垒,庄重肃严。里面是乾隆皇帝1795年9月居住过的翠花行宫。百泉湖的石岸围栏、石板桥就是为迎接乾隆皇帝到来而修建的,至今浩荡皇恩还在紫气升腾。目前行宫正在修缮,待字闺中,无法一睹芳容,使人小有遗憾。考究历史该处有不小来头。在未做行宫前,这里是大名鼎鼎的百泉书院。它始建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又有改进恢复。其主要功能是传授程朱理学。从这里走出的人物有宋邵雍、元姚枢、清孙奇峰等,他们都是倾毕生精力上下求索的学问大家,在这里著书立说,收徒讲学,誉震朝野,影响甚大。名人权臣常来讲学论道学术交流,如宋有程颢、程颐、朱熹、司马光等,元有许衡、窦默等。名人云集,高朋满座,形成百泉文化圈,影响着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人心走向。
告别三石岩,往南走50米到了放鱼亭。它离岸约2米,由石板桥同岸相连,与南面的钓鱼亭遥遥相望,钓放平衡佛心慰安。想那到此被放的鱼儿其惶恐、猖狂、惊喜、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愧恨在这悠悠清湖里的上演,唐代诗人李群玉的放鱼诗立即呈现我脑际: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千百年来,这首诗的画外音,殊不知挽救了多少贪腐!
再往南走一百多米到了课桑亭,它建在离湖10多米处目视着行人,似乎要告诉你什么。原来这是1877年潘江知县教种桑树的地方。那时辉县连续四年遭到千年一遇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县太爷自拿俸禄,购桑树苗数千株发民种植自救。在小农经济社会这可能是个最好的办法。
面对清廷三年一考核县官的制度,潘知县已为官5年不升不降 他以愤懑的心情毅然在清湖水边建亭,记载主政的艰辛和自己的高洁清廉。
旁边就是下马亭,它是一座单檐平脊四角亭。黛瓦扣顶彩木担檐,亭角高啄,典雅清逸 。因在路中间,这是个串堂亭,供人小憩观景。到此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先贤的尊重。
下马亭位于南岸东面向西拐角处,它离岸有两步远,是观景的好位置。此前入西门到北岸后,顺东岸南下已走出长方形的7字形,一步一景地浏览过来,看到的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湖景,到此才面对苏门平视清湖全景。似揭开面纱,温柔扑面而来。天光云影,湖光山色,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啊,好一副醉人的水墨山水画,好一副山湖相依恋人图!雄壮啊苏门山,你碧绿亭装,碑廊石坊汇千年文化积淀,逶迤千里来会你的新娘。山收水之情,水受山之趣,展示非凡,相得益彰。清澈啊百泉湖,你冰清玉洁,激情荡漾,眉翠含颦,靥红展笑。风书湖面文,洋洋洒洒,写不尽对苏门山的爱。泉涌万卷书,句句隽永 ,咏不完对苏门山的情。我作为旁观者欣赏这旷世难见的山水之恋,浓浓的美感油然而生,心里不禁涌出“轻轻的我来了”。
正在陶醉欣赏,妹妹喊我去游廊桥拍照。游廊桥,在南岸中间,长20余米宽6米,顶部由三个亭顶组成,中间高两边低,对称平衡, 檐牙互连,分立宝顶,亭亭玉立,如歌似画。耳闻桥下流水哗哗排放,面对湖光粼粼波影,给人一种人在画中走,画在景中留的美感。桥有坝的功能,它挡着湖水不能随意排放。古人将湖水在此分拨三个渠道作为出口,下设东西南三个闸门。东支渠浇灌着城东南广大区域,西支渠控制着西南到八盘磨,水竹村,北云门一线的大河,河流流经之处稻谷飘香,富庶一方。南支渠直接排入百泉二湖。最终,三渠归一奔卫入淇汇入大海,完成它不做画饼造福百姓的使命。
向西走折北行,进入云桥。这是座清代六孔桥,略显弓形 ,长卧水面。桥头竖一云石 刻有“云耶,石耶 ,来从何处,止汝于此,且莫飞去。”这是建桥时意外得到的天赐之物。物华天宝,灵光射牛斗之星,自然有“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之说。哦,我是借助蛟龙腾云驾雾来到了清晖阁前。乘蛟龙入阁 ,这是何等吉祥!
清晖阁建于元代,兴于明清,房三间高两层,上下六根粗壮的红柱支撑。彩瓦盖顶,戗脊挑檐,回廊行走,花窗潋滟,颇为壮观。前场后院青砖铺地,各有篮球场大小,周围绿柳婆娑古柏参天。后院东北角有一出口,通过板桥与飞虹桥相连,可直达湖心亭和东岸。站在后院围栏边,湖光山色尽收眼前。
道光巡抚杨国桢和民国总统徐世昌题写的大匾悬于阁前,名士张斐然的对联警觉后人。
远眺清晖阁:抱涌泉,迎蛟龙,衔飞虹,廊腰缦回 宛在水中坻 ,仙气升腾。
清晖阁建好修成后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社会名流,书院学子,来这里借山水风月之灵,寄豪情壮志高远?来者应接不暇,又建传达室 曰“传房”预约接待。
对面苏门山上的啸台,是晋人孙登的隐居地。与阮籍的一次啸式对话成为千古绝唱,惊叹后人。效仿古人,抱膝坐于啸台之上,西望则太行如屏,东顾则韭山巍峨,俯视则一泓碧水,翠柳飘摇,山色空蒙。啊!天地为我苍茫。
旁边的饿夫墓是明朝人彭了凡耻食清粟绝食而亡的一个例证,这与同期的侯方域投靠清廷形成鲜明对比。
山中碑廊有吴道子、唐寅、苏轼、郑板桥等留下的350多块墨宝。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解放后,辉县政府投巨资对百泉湖进行了扩建维修,使它更加美丽漂亮,发挥着人文教育的社会功能。
百泉湖是一座艺术宝库,好好品味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