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散文网

逛地摊

2023-08-18
夜幕渐渐褪去的哈尔滨,夏日的早晨,漫步于松花江畔,空气非常清新,毫无北国冬日里的一丝凉汽。此时,晨练的、摆地摊和遛弯的人们越来越多了,原本是一幅静谧朦胧的江边小语的画景,逐渐地演变成热热闹闹的清明上河...
夜幕渐渐褪去的哈尔滨,夏日的早晨,漫步于松花江畔,空气非常清新,毫无北国冬日里的一丝凉汽。此时,晨练的、摆地摊和遛弯的人们越来越多了,原本是一幅静谧朦胧的江边小语的画景,逐渐地演变成热热闹闹的清明上河图了。

顺着江边防洪纪念塔往东走,一直到道外十六道街附近,就会在不经意中置身于哈尔滨的跳蚤市场了。

跳蚤市场,也即旧货市场,当地人的俗称为“破烂市(场)”。

道外这个破烂市是有点缘由的。过去,在当地流行的顺口溜中,就有这样几句磕:“道里是人,南岗子是神,道外是一伙牲口群。”之所以这样的称呼和分类,缘于道里是商业区,原本就是商人聚集的地方;南岗子是后来的省委和省政府的所在地;道外自古以来就是逃荒、要饭的穷人以及外来打工者户的混合区。贫穷、杂居和疏于管理,便为道外这个破烂市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市场上陈列的杂货很多,既有古玩字画,又有日用百货;既有旧物件,也有新产品;练摊的有老人,也有年少的。我对古董没有研究,也曾经花了一百二十元钱买了一幅古对联,回家后仔细一看:怎么上面连个落款都没有?从此以后,自己便对书籍独有情中。因为书籍有明码标价,即使是盗版书,它的文字也不能造假!

忽然间,眼前的一个旧书摊进入了我的视线,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地上分三趟摆放着几十本书,蹲下来仔细一看,全都是八十年代以前出版的老版书。信手拾起其中一本书皮泛黑了的旧书,书名是《奥斯托洛夫斯基演讲.论文.书信集》,定价人民币15,000元;翻开扉页,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如下一行字:“1953.1.1购于大连新华书店”。

这可巧了,近半个世纪前,应该是一个哈尔滨的人在大连买的这本书,今天在哈尔滨又被一个大连的人把它给买了回来。

“这些书怎么卖的?”我低着头,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五块钱一本。”回腔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娘。

“全包圆了呢?”我又转过头来,不急不慢的搭言道。

“那就四块钱一本吧。”老大娘凑近了,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我说。

“这一本呢?”我摇晃一下手里的这本老书。

“一块钱!”老大娘竖起一根食指,慷慨的对我说。

“这一本还要钱?”我想继续地讨价还价。

“行了,小伙子,这些书都是我老头子原来留下的,现在老头子不在了,儿子也不稀罕;再说了,我们这一片就要动迁了,这些书在家里放着碍事,你看着给吧。”

于是,我再没有多说什么,按原价付款,并将其所有的书全部包装起来。因为这里只有两套书与家里书架上的书重复,但是品相却没有眼前的这两套好。

回到宾馆,我便在那本书的扉页上又接着署上“1997.8.19购于哈尔滨”。

近年来,我们这儿的北大河两岸也在悄然之间变成了旧货市场。

北大河位于城外郊区,这里原来有一个冷冷清清的狗市;后来,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政府加大了对北大河两岸环境的改造力度。原来浑浊的河道变得清澈了,新修建了两座石拱桥也方便了两岸百姓的出行;岸边的绿化带也拓宽了,几座凉亭也建起来了,还有专门为老人提供的门球比赛场地,这里便又成为人们休闲运动的场所了;于是,周边的人们利用这个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环境,一点一点地从家中把一些不用的旧物拿出来,摆放到地摊上,不知不觉中,旧货市场就是这样形成了。

每到周日的上午,我便比平日里早一个小时起床,以便能早一点来到这个旧货市场来“捡落”。

有一天,我还就真的“捡了一个落”。

也是在一个夏日的早晨,漫步于北大河畔,空气非常清新。像往日一样,逛地摊的主要目标就是淘弄老版书。在那座新修的石拱桥上,有一个卖杂货的地摊上,孤零零地躺着一本旧书,我弯腰捡起来一看,这本书名是《奥斯托洛夫斯基演讲.论文.书信集》,定价人民币15,000元;翻开扉页,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如下一行字:“1953.1.1购于大连新华书店”;在这行字的下面,赫然暑有我的签名:“1997.8.19购于哈尔滨”。

“你这本书是从哪里弄来的?”我低着头,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能从哪里弄来的?偷来的!”回腔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姐。

“那好吧,这回可遇上正主了!”我又转过头来,不急不慢的搭言道。

“真的吗,难道上面有你的名字?。”老大姐凑近了,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我说。

“这一本多少钱?”我摇晃一下手里的这本老书。

“五块钱!”老大姐竖起一巴掌,犹豫了一下子后对我说。

虽然她脸上戴着口罩,就是为了防止被熟人认出来的,但是,从她的声音和形态上,我已经判断出她是我原来的一个老熟人了。

于是,我再没有多说什么,按原价付款,转身走了------

回到家里,将书摆放在书桌上,打开扉页,在上面原有的签字下面继续写到:

“2012年7月1日重新购于北大河旧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