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敬酒
2023-08-09
找个新目标,去启动第一个改变。
教育中心的讲座上,家长朋友问我,撇除成绩,老师最想孩子拥有的,是什么?我想了想,答曰:目标。...
找个新目标,去启动第一个改变。
教育中心的讲座上,家长朋友问我,撇除成绩,老师最想孩子拥有的,是什么?我想了想,答曰:目标。
有感而发,是因为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友人最近告诉我,人每天所做的事情中,平均只有43%是经过思考的决定,另外57%,是习惯使然。
这个比例,跟平日的观察颇吻合,所以一些电视节目天天有人骂,却也一直享有惯性收视。电讯业刚开放的年代,很多人仍坚持用十元一分钟打IDD(国际直拨电话)。家母每周到超市购物,一边喊重,一边却又永远拒绝送货。
我们把思考用在较重要的43%上,其他事情,习以为常,死不了就是。
然而,这些惯性,有时也会令你追悔莫及。小数怕长计,多花了许多冤枉钱。赖在沙发上看电视,失去了许多社交生活。长期拿重物,伤了关节,或许要做一世物理治疗。
惯性何时会改?通常是,死到临头。被裁员了,唯有下定决心给自己充电增值。三高(血糖、血脂、胆固醇)了,迫于无奈节食做运动。大屋搬小屋,只得割爱丢掉一些旧物。
然后,生活各方面,自动归位。例如为了腾出时间进修—>少逛了街—>多省了钱。要腾出地方温习—>收拾房间—>找回很多失物。那57%,突然大幅下调。
简言之,不见棺材不掉泪。舒服一点的做法,是找个新目标,去启动第一个改变。例如有人很想生孩子,于是戒烟戒酒早睡早起勤做运动,无人逼你,你还唯恐不达标。男生恋上女班长,突然转性发愤读书,像柯腾穷追沈佳宜一样。
我们常说孩子没有学习动机,说到底是欠缺目标。自愿改变相对于被迫,功效大十倍。敬酒,比罚酒好喝。目标,就是生命的敬酒。
- 上一篇:幸福就是泪点很高,笑点很低
- 下一篇:云朵与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