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上看世界
别爬上山顶去,也别站在山脚,
打从半高处看,这世界最美好。
——尼 采
如果将整个社会比作一座山峰,那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站位。站得太高,俯视脚下芸芸众生,熙熙攘攘,看个个渺小如蚁,难免有一丝踌躇满志和高傲自豪,可在这背后又增添了一份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与寂寞;站得太低,仰望头顶人山人海,看那高人无处不在,真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自己心中就不免泛起一阵难以名状的自卑与懦弱,常常在自卑和自怜中自叹不如他人。
高处和低处,我都曾尝试,那不是我的站位。
我选择站在半山腰上看世界,因为这样会看得更加清晰,更加透彻。此正所谓中庸之道。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的品德,是好到极点了的。进一步则盛气凌人,退一步便卑微低下,这便是中庸之道的简单诠释。半山腰,是孤独的山顶与低微的山脚之间的中庸。站在半山腰,就是用中庸之道观察世界,体味人生。
介乎上层与底层之间,中庸,是观察社会的绝佳方位和视角。抬头仰望,看到的是上流社会的权倾天下、风花雪月;低头俯视,便能观察到底层百姓的捉襟见肘、辛酸苦辣。批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便是在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后,用辛辣的语言铸成了一部社会百科全书——《人间喜剧》。可以说用中庸的视角观察社会,是文学家们的必修课。
介乎高傲与卑微之间,中庸,是处世的良好心态。亚里士多德曾说:“道德是两个极端的中道”。既不超凡脱俗,隐居避世,亦不碌碌无为,慵懒一生。屈原身居当时社会的制高点,孤芳自赏,食玉英冠切云,出淤泥而不染,不顾那些鄙视和仇恨的眼神,自顾自地高驰着。屈原的思想境界何等之高!可惜他不为楚怀王理解,被放逐时投江自尽。相反,那些“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自甘卑微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向上看,不做孤芳自赏的屈子,消极避世的陶公,隐居竹林的阮籍;向下看,不做忙忙碌碌的蚁民,见死不救的路人。中庸,是处世的良好心态,进一步则孤傲地山穷水尽,退一步就卑微地庸碌而活。
站在半山腰上看世界,就是用中庸之道指导你的思想和人生观、价值观;用中庸之道处理你所遇到的心烦事、困难事;用中庸之道达到你所树立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你运用中庸之道取得了成功的时刻,你就像一棵屹立于半山腰的青松,头顶翠枝既可享受山顶吹拂的爽风和和煦的阳光,根扎山脚石缝又可吮吸深处的山泉和层层落叶的营养。这时的你,巍峨地耸立于峡谷之中,显得是那样的卓然挺拔,那样的雄壮伟岸,在山脚仰望你,看不到你的头顶,仿佛比那座山还要高出许多。在山顶俯瞰你,你的头顶钻出云层,白云与你的头发缠绕在一起,仿佛是点缀在你头上的发饰。这半山腰的青松俨然就是中庸之道的承载者和化身,他身上验证了中庸的神奇和力量。
中庸,绝不是中立、保守和平庸,不是简单的左右平衡和老好人之道。中庸是深奥的哲学,是阴阳间的平衡和自然万物间最佳的和谐。中庸地为人处世,非但猥琐狭隘,反而更加积极;中庸地修身治学,非但封闭和保守,反而更加广博。
中庸之道,道可长久。
半山腰上看世界,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