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叶出发
1
提到栖霞,我首先想到通红的枫叶,那是足以和北京的香山枫叶媲美的。
80年代末,我和共青团员们上了栖霞山,正逢明净的秋雨。当时就对寺庙没有多少印象,留在记忆中的是尚未褪色的枫林红叶。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红叶似火,是清凉的雨水浇不灭的火,它象征着青春、爱情、理想、希望。在湿漉漉的山道上,我看见飘落的枫叶,多像失落的情感,那凋零的可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有了这一片片跳动的火焰,我对浑浊、迷离的长江不再绝望;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悼念,增加了历史反思、人文关怀的因素;对莫愁女也有了异常冷静的注视。栖霞红叶,是一棵红色的心脏,是一条红船,是一个红色封面,是自然的/更多精彩请看牛bb文章网/,也是社会的。
像尼尔斯骑鹅旅行那样,我乘着枫叶的翅膀浏览栖霞。从红叶出发,从心灵出发,只有出发,没有抵达。
2
我看见了佛寺,看见了摩崖石刻。外婆在世时多次拿栖霞石刻说事,她故事里的千佛石刻,我没有看到。经过历史的烟云,幸存者屈指可数,但我们的联想没有停滞。眼见为实,但我们未曾亲眼目睹的客观存在,以强大的阵容召唤着我们。一旦失去对过去的承认,失去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失去自由的思绪,失去镜头、画笔和键盘,那些石头就失去了生命。
我看见了南朝石刻。它们生活在荒郊野岭,这是它们的幸运。它们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能工巧匠的艺术经典,是古老神话的结晶。我们的脚步要轻些再轻些,我们的目光要仁慈些再仁慈些,我们的思路要开阔些再开阔些。用我们的人道保护、开发“神道”。
我看见了沸腾的工地,拉开栖霞腾飞的宏伟蓝图。经济建设、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表现为对历史、宗教、自然的敬畏和尊重,那塔殿、佛岩、石刻,是会说话的,有思想的,至今还流淌着鲜活的血液。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没有忘记文艺化的进程。因为城市是人的城市,不是“物化”的城市。是灵性的城市,不是机械的城市。是情感的城市,不是物理的城市。《龙凤呈祥》的民间舞蹈,《暮色江渡》的精美摄影,名家佳作的光顾面世,把栖霞推向审美的前沿。
栖霞是一部美学著作,我感觉到了古典美和现代美。
3
“金秋栖霞艺术节”是栖霞人的节日。勤劳聪慧的栖霞人明白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广厦万千、古迹遍地、人来车往的范围内,他们知道自己的灵魂所在的指向。他们或许不会更多地说“我们有枫叶”,但他们知道枫叶是栖霞的灵魂。艺术节与“金秋”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那正是枫林如火如荼的季节。
天人合一,是人类最高境界的追求。90年代,金融学会、文联举办“江宁之春”笔会,我和冯亦同、方政、恽建新、王家干等老师漫步汤山,感到江宁的风景抓住了绿。于今看来,栖霞则抓住了红,红的像那骄阳,像野火。那也是生命的原色啊。
4
我曾给栖霞建设集团董事长写过一封信,赞扬他们建设的视角伸向了南京以外的江苏大地,高速公路的建设撒下了栖霞人的汗水。“金秋栖霞”不仅是栖霞本土的,不仅是南京的、江苏的,而且是中国的,世界的。
那热情四溢的栖霞红叶,就是最好的证词。
- 上一篇:快乐骑行赛里木湖放飞梦想
- 下一篇:春天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