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山,无法复制的传说
提起中国的山,泰山是第一个。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不乏比泰山更幽美的山川,不乏比泰山更古老的土地,但是,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没有一座山可以和泰山相比。
泰山是一座“风景山”
钟灵毓秀,自然之神眷顾的神奇乐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诗人杜甫的一首《望岳》,形象写出了泰山的自然之美,传诵古今。
25亿年前,被称为“泰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使泰山第一次露出海平面。而在3000万年前的新构造运动中,泰山南麓发生山前断裂,所处的盆地下沉,而北麓大幅度抬升,形成了如今泰山巍峨高耸的雄姿。泰山花岗岩、科马提岩、三大断裂,还有人们熟知的“稳如泰山”、“醉心石”无不显示着泰山在地质、地貌上的神奇。
泰山起于平地,尤显高大险峻。“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山中谷深林密,松柏漫山,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从气候景观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黄河金带、碧霞宝光、雾凇雪凇都堪称奇观;从水文景观看,黑龙潭瀑布、斗母宫三潭叠瀑、云步桥瀑布以及众多的山泉溪流,都成为泰山风景的点晴之笔;从季节和植被上看,春则遍山吐翠,百花烂漫;夏则云烟缭绕,气象万千;秋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则山舞银蛇,松柏雪帘。四季殊色,多姿多彩。
泰山是一座“帝王山”
登临封禅,天子与天对话的理想之地
在封建社会里,大凡帝王都会自命为“天子”,是受命于天的。而要祭天,最庄严、最神圣的仪式,就是到泰山去封禅,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泰山是最高最大的山,是万物始生之地。
《史记》中就有七十二王封禅泰山的史传。远古时期的神农氏、炎帝、黄帝、尧、舜、禹等,无不来泰山祭祀天地。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说:舜在春季的二月登上泰山,在山巅烧火祭祀,这是一个王者成功后取得最高祭祀权的标志,是帝王权力的象征。秦始皇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王。继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泰山封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则把封禅作为治国安邦、修身养性的第一要务,前后八次登封泰山。汉文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清乾隆等,都以不同的形式祭祀过泰百度一下:牛bb文章网山。
泰山封禅意味着受命于天,昭示着国家统一,彰显着国泰民安。作为泰山特有的一种绵延了数千年的文化形态,多少帝王曾为泰山心驰神往,魂牵梦绕。泰山封禅这一“旷世大典”,在中国执着的演绎了数千年。
泰山是一座“文化山”
诗文碑刻,历代名士歌吟题刻隐居之处
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亦仰慕备至,泰山之于他们,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精神具象,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象征。他们纷纷到此游览,或歌咏泰山,或在此题刻。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等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诗词歌赋,泰山现存最早的碑刻——秦泰山刻石、“大字鼻祖,榜书第一”——经石峪刻石、摩崖石刻的荟萃——大观峰等一千五百余处石刻,记载了泰山五千年的历史故事。
中国文人的泰山情结始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对后世名人文士产生了巨大影响和示范作用。曹植宣称“我本泰山人”,“俯观五岳间,从生忽如寄”,把泰山看作精神寄托与生命归宿。李白狂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创造了奇丽壮美的神奇意境,体现了纵横天地的放逸精神。杜甫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鼓舞。苏轼、苏辙兄弟以未登泰山为憾:“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自称“诗人爱山爱彻骨”的元好问,登泰山时,“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与泰山有着高度的心灵契。杜仁杰中年以后“岁以结夏泰山为例”,晚年更隐居优游泰山,“金色界中无量在,可能此地了残年”成为他终老泰山的写照。王若虚在登山途中坐化仙逝,竟被视为难得的风流而引人羡慕,其遗址称“蜕仙岩”,成为山中一景。
- 上一篇:挪威的木屋
- 下一篇:走西北,感受敦煌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