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岐山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临近岁末,为求清静,远离闹市的喧嚣,洗却凡心俗气,欣然重游岐山。于一片肃杀萧瑟中寻幽探胜,想来,亦是一番别样的心情。“快驰白马追狮子,须识灵禽即凤凰。” 岐山,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原名凤凰山,山有“万寿仁瑞寺”,大清皇家赐名,光绪手书题字。下面山谷,名曰凤凰谷。
跟五岳名山相比,岐山显得微不足道,名不经传。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之灵秀,岐山都远远不及,也没有如许的厚重历史和文化沉淀,如果将那些名声在外的山岳,比作大家闺秀,那么,岐山就是小家碧玉了,山虽小,却小得精致、清幽、古朴、自然、原汁原味。
据史料记载,明末进士毛卓锡曾在朝为官,因受排挤,郁郁不得志,心灰意冷,便辞官携母,择地归隐。一日,行至岐山,见山灵水秀,林幽竹茂,大有九陌红尘飞不到之态,于是胸怀大畅,积忧尽去。登山远眺,见南岳巍巍,湘水悠悠,旖旎如画,那壁立千仞上,云烟缥缈,若静若动,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犹如置身仙境。
于是,他便认定了这一方灵山宝地,再也懒得寻访,就此放怀。他自号懒放和尚,发下宏愿,于岐山建寺修庵,虔心焚香礼佛。清同治七年,岐山又迎来了一位了不起的和尚,号八指头陀,博学,好诗,留下了一段随性、随遇的诗句:“三月清明景更佳,杜鹃红发满山花。几回闭户提篮出,微雨晴时采嫩茶”,传颂一时。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前人对山的描述确是精到,此刻,岐山一如卸下盛装的徐娘,在无风无雨也无晴的魈焐拢韵羲饔氩粤埂D巧降廊允峭渫洌厄暄亚郏丛傥尥ㄓ牡母芯酢B飞闲腥讼∩伲故悄训玫那寰玻捎氪笞匀唤懈酌艿慕哟ァ
一过山坳,竟然峰回路转,景物大不相同。常青的林木密密匝匝,古树映天,泉水淙淙作响,似天地间的自在琴簧。鸟鸣啾啾,不绝于耳,“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忽然领悟。徐徐前行,时见腐朽倒塌的树木,心中感概,不由得想起刘禹锡的绝美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凄清无限。
沿路上山,过仙人桥,经仙人船,越仙鹤岭,兴致勃勃起来。“仙人楼阁倚青霄,蹑蹬穿云度石桥,独坐灵岩无一事,凭栏忽听凤凰箫”。我想,此诗当是吟咏这些胜迹而作,也因此,为岐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平添了几分魅力。只是,不知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隐藏几多动人的传说了。
上得山来,塔林依然无言,默默守护长眠在此的寺内历代高僧。瞻仰塔林,就像是读了一部浓缩的仁瑞寺历史,在塔林中穿行,竟有可以跟高僧对话之感,听着他们讲述本寺400年的碌碌风光。寺内,恭亲王所赠的那口千人大锅,依然纹丝不动,金光灿然,静静经由香客的瞻仰,在暮鼓晨钟里,经受着年复一年的雪雨风霜。
头顶,曾国藩手书的“大雄宝殿”匾额依然醒目,笔力雄健,气势不凡。睹物思贤,追昔念今,悠然神往,不由令人心生一腔忧国忧民的壮烈情怀。殿中供奉的观世音菩萨,依然凝神端坐,妙相庄严。一副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神情,衣诀线条飘逸灵动,栩栩如生,让人心中平和,烦忧尽去,云淡风轻,浑没半分杂念。
寺前眺远,可见正前方两山并排而立,如两尊巨大的坐佛。当地人说,若在薄雾天气,再看这两座浑圆的山尖,极像两碗热气腾腾的米饭,故名曰“两碗供饭”。相传,岐山能成佛教胜地,就因了这两碗斋饭之故。传说归传说,但却是岐山百姓的美好心愿,希望能在此世外桃园,安居乐业,有吃不完的粗茶淡饭,就心满意足。
其实,岐山的令人向往之处,不在山高,不在寺庙规模的广大,和大山名刹相比,岐山要小得多,也不在于历史的久远,而是它的自然景致,自然得宛如庭院深处寂寂的小池塘里,一枝带着水珠的雨后荷花,令你一见便隐然心动,转念怀想,韵味无穷。这种活气和灵气,天然而无雕琢之感的水色山光,在许多名刹里,难以得见。
出寺,耳中依然听得阵阵木鱼声,那声音,空明悠远,伴着诵经的唱和,一如演奏着梵阿音的名曲,瞬间压灭了尘世俗念。令人悠然神往,我想,只有把寺院建在如此寂静、空旷、幽雅之处,方能为自己营造那种出尘脱俗的意境和氛围,以进行玄妙的哲学沉思。如果缺了这清奇古朴的寺院,那么,世上就难以悟出深邃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