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散文网

陪妈妈回娘家(外一篇)

2023-08-02
去年腊月二十左右,在上海打工的表弟打电话告诉我,他家的新房子建好了,正月初三进宅,请我们全家去吃酒。临了还补充一句:“大哥,你们初二就来,房子宽敞,好住。”...

去年腊月二十左右,在上海打工的表弟打电话告诉我,他家的新房子建好了,正月初三进宅,请我们全家去吃酒。临了还补充一句:“大哥,你们初二就来,房子宽敞,好住。”

这位表弟与我的关系非可寻常,他很小时,舅妈就离家出走,另嫁他人,上小学就跟在我后面,直到初中毕业,感情还是挺深的。如今有这样的喜事,我当然要去。

大年三十到家,刚落座,妈就问我,长专(表弟的名字)打电话给你了吗?

我说,打了。

我接着问妈:妈,您去吗?

妈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话,而是对我讲了一段故事。

某年春上的一天,太阳快下山了,妈妈只身[牛bb文章网:)一人撑了一条小船到外婆家。我家离外婆家,走水路,至少也有四十里,其间还有十里八里是荒无人烟的草荡。撑到外婆家,不知是晚上什么时间,总之外公外婆已经睡了。外公惊问,大姑娘,你这么晚家来做什么?外婆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也着急得不行,追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妈说,没得什么大事,家里春头上,粮不够吃了。外公这才缓了一口气,又责怪道,这点事,用不着来,带个信,我让人送过去,一个人撑船多险啊。外婆眼含热泪地直怨妈心太雄,不该一个人行夜路。

妈讲完,长长地“哎”了一声。

这样的故事,妈妈讲得多了。我懂得妈讲这段故事的用意,随即便说,妈,您和爸一同去吧。

本来,我确实不准备让爸妈去,理由有两条:一是爸妈都是九十岁的老人,经不住折腾;二是爸妈去年春节后,不知道为什么事,到舅舅家住了两宿,结果爸爸感冒了,清水鼻涕淌了十多天,还要服侍妈妈,妈妈由感冒并发肺炎,最严重的时候,从腹腔里抽出一公斤积水,整整医治了半年才康复。我来去奔波不说,花钱多少也不说,仅病痛的折磨就够爸妈受的。那段时间我真为妈妈担心,一看到村医生的电话,我的心就提得高高的。

初三一大早,爸妈就起床收拾了。妈的娘家有一位胞弟,还有几个侄男侄女,哪家带什么礼,安排得妥妥当当。

我们吃了早饭,就驱车向舅舅家走。妈那天穿了一件红底暗花棉袄,映衬着满头银发,越发温馨慈祥。我女儿拿奶奶开起玩笑来,说奶奶今天回娘家,特地穿了新衣服,真漂亮!妈妈笑眯眯地瞅了我女儿一眼。

那天下着小雨,车开得慢。妈显然有点着急,几次问到哪块啦。其实,也就是四五十钟就到舅舅家了。

舅舅全家已经迎候在门前。

妈妈在舅舅的搀扶下,顾不得喝口茶,就楼上楼下地左看右瞧,脸上一直荡漾着笑容。

舅舅的房子建得真好,不仅大,占地五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层四百多平方米,一楼大厅摆十张圆桌都宽宽大大的,而且很典雅,外观有点类似于哥特式,尖顶红瓦,银灰色墙面,在那个村子里,恰如鹤立鸡群。

表弟说,这是从上海郊区一户人家要来的图纸,自己改改画画,没有请人设计。

去年几次回家,妈都告诉我,舅舅砌新房子了,原打算去看看,后来怎么就一次挨一次地拖掉了,面对舅舅还真有点尴尬。

站在舅舅家的新居前,我感叹变化太大了。

记得五年前,也是正月初三,我陪爸妈为舅舅贺七十大寿。那时,舅舅家的住房实在太差了,不仅小,是老式三间五架梁,堂屋里放四张八仙桌,就无法走人,而且破旧,墙壁没有粉刷,灰巴拉稀的,也没有像样的家俱。与邻居的住房条件比起来差了一大截,我在心里埋怨表弟没出息,不懂事。妈妈的表情也不好看,但谁也说不出口。

这才短短五年,就判若云泥,能不使妈激动高兴吗?

舅舅告诉我们,这五年,小俩口吃苦了,表弟打了两份工,日夜干,表弟媳自己开了个小店,不打麻将也不休息。舅舅骄傲地说,已经用了四十万,一分钱没有借,还有些地方没有装饰,还有点用具没有添,等他们年底赚了钱再说。

我们听了为舅舅高兴,也为表弟高兴。表弟在上海打工十年多,一开始赚的钱少,日进日消,没有余钱,后来赚钱多了,玩心重,手脚大,一年下来也余不了多少钱。不知是什么力量使表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贪玩了,又会过日子了。

我们吃了午饭就回家了,妈妈依依不舍地告别舅舅和送行的娘家人。妈妈说,岁数大了,来一回少一回了。舅舅说,姐姐,新年打头的,不要瞎说,你和姐夫会长命百岁的。妈妈笑笑。

当然,亲戚里也有人认为,花这么多钱砌这么个房子在乡下,不值得。我不以为然,只要舅舅表弟乐意这么做,就是最大的值得。你看我舅舅的精神多好,七十五岁,忙碌了整整一年,但红光满面,腰杆挺直,这还不值得吗?

回家的路上,妈妈不停地说舅舅不简单,不容易,一个人在家里,忙内忙外,跑上跑下,竟然把这么个房子砌起来了。夸表弟有出息了,一大堆钱,没有借一分,都是自己苦出来的。

自我记事起,陪妈回娘家的次数多得数不清了。我感到,妈每次都为娘家点点新的变化而兴奋,每次都能从娘家的喜事中得到快乐。

妈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外公外婆过去对我们家的支持太多了,因此,妈始终对娘家抱有感恩,都想方设法地予以回报。用妈的话说,没有钱要有心,钱不到人要到。

你说,如果今年不让妈去舅舅家能行吗?说不定,妈会急出病来。

电水焐

我小的时候,冬天取暖用的是铜炉子。我们家有两只铜炉,一只大些,但盖上有一道破痕;一只小些,做工很精细,我一般用小的铜炉。

每天早晨,姐姐们烧好早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我点炉子。点炉子很简单,就是用灶膛里尚未燃尽的草木灰作底火,然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粗稻糠,或者稻稳子(稗子之类)。过不了多久还要用拨火板拨一次。我用它来烘手烘脚。如果太烫,姐姐会在炉盖上覆一块厚布什么的。

我们老家把挑拨离间的人称为拨火板子,就是因为拨火板子一拨就有火了。

那只铜炉伴随了我的童年,冬天上学也带到学校去,放在脚下取暖。我和邻居的小孩有时也用它炸蚕豆,把蚕豆平铺在草木灰上,过一会翻一下,直到蚕豆炸开了小嘴就熟了,用筷夹起,搓一搓就吃,味道真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