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散文网

最后的老屋

2023-08-02
一明洪武六年,姚氏宗族从山西大槐树出发,“功、宽、信、美、慧”五先祖兄弟相互拜别,向朝廷分配好的迁徙之地出发。...

明洪武六年,姚氏宗族从山西大槐树出发,“功、宽、信、美、慧”五先祖兄弟相互拜别,向朝廷分配好的迁徙之地出发。

“信”字辈先祖过风陵渡辗转至晋西南豫西陕南的这一片苍茫秦岭余脉大山中。在一处不知名的地方再次将家族进行拆分,每个人身上带着“万、天、丰、让、更、智、健、安、业、伟”十个字的族谱四散安家了。其中的某一位先祖,带着家人继续向南,经洛水源头而下,又沿某一支流而上,翻过一座满是原始森林的大山,看到了一条被群山环绕的大川。群山林木茂盛,山间溪水潺潺,山脚下阳光照射最好的一块无人坡地,最后成了先祖最先的栖息地。他们在这里开始了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因坡地向阳,在山脚下,故取名阳坡根。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及至第一代万字辈万邦先祖,与陆续迁徙至此的其他家族,以及各种逃避战乱的先民相继开辟了一个个村落。阳坡根已经不够家族的人居住了,于是在下游一个叫小沟口的地方开始建设另一个新的家园。小沟口背后有两条沟,东沟,西沟。各有一条小溪流,在小溪汇合的地方是一块平地。沟口正对面是一座高山,山下是从上游流经阳坡根的那条小溪与另一个叫卢氏沟的小溪汇合而成叫潘河(盘河)的小河。河两边是潘河水经年冲刷而形成的滩涂地。

若干年过去,在万邦先祖的带领下,一座庞大的院落落成了。

后院居后中,东西二院二旁。前院为拱,中院为附,马房、柴房、粮仓、客房(长工、佣人房)、畜生房一字排列。院落里用碎石铺成的各种形状的花纹,有玉米状的、小麦状的。屋顶铺就清一色的黄土烧制而成的瓦片,屋顶四个角安有一些烧制成祥瑞之物形状的屋脊兽。屋内用全木做成的间隔,上层用整齐的木板铺成内屋顶,窗户用松木做成花纹的窗格。各院落有小门相通,东院中西中间各建有一间侧房,侧房向阳的墙壁用砖砌成了一个小土地庙,墙壁上绘有一幅苍松图,煞是壮观。正对侧房土地庙的是中院中门楼有一厚实的木质大门,很是结实。门楼顶上有洞孔,有盗匪时可凭险据守。马房旁边有一石质拴马桩,再向前就是大门楼了。

中院为尊,万邦先祖与大儿子天字辈长子居于此。东院、西院为旁支,住其他叔伯兄弟;前院住其他小辈子孙。

据历代祖辈相传,万邦乃一武生,使一根铜铁棍,重80斤。万邦爱抽旱烟,烟袋锅重60斤,每日排班由儿媳妇轮留跟班不离左右,伺候抽烟。至七十大寿时,从阳坡根一直到小沟口下面的村子,全是家族的产业。

然而,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变故,在万邦七十大寿那一年开始。

七十大寿时,天字辈以下儿孙隆重为万邦先祖大摆寿宴。在村西搭了个寿楼,凡是来祝寿的或路过的,只要是磕几个头就可以到家里吃饭。并放下了海口,八碗席大摆七天。风声传出去了,十里八乡知道消息的人全都来了。吃到第五天的时候,家里的存粮已经没有了,万邦先祖为了不失颜面及信用,做下了一个决定——卖地。等到寿宴办完,从阳坡根到小沟口上面七成的土地全卖给同是大户的杨家、岳家了。经此一折腾,阳坡根的祖宅自然是呆不下去了,就全部卖掉搬到了小沟口。

这都是祖辈们代代相传下来的,真实性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了。不过从目前残存的遗迹还能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

转眼到了我曾爷爷更字辈,此时家族已经败落,各为小家了。

我略有印象的是四老爷更文,五老爷更星。依稀记事时,四老爷就住在中院中门楼前马房的位置,原来住在哪个院落我就搞不清楚了。中院侧房是五老爷,西院分给了土改时贫农身份的外来杜家。西院的前院是姚姓的另一门人,西院的西边又盖了一个院落住着四老爷的儿子智字辈的四爷一家。

四老爷出生于清朝末年,具体什么时候也说不清了。在当时算是个知识分子,写得一手好字,会画画,还能作诗。因在国民政府的乡公所里当过文书,故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吃尽了苦头。后来,四老爷去潘河小学做了一名教师,一直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