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散文网

乘船远航

2023-08-02
记忆中最初的出海经历是乘一艘木质机帆船去岱山长涂岛的奶奶家。船不大,甲板中间堆满高高叠起的渔网。船客那时叫搭便船,是船上有熟人才可上船的,如关系好可睡渔民卧舱。卧铺狭小,仅容一人可睡,舱里充满机油味,...

记忆中最初的出海经历是乘一艘木质机帆船去岱山长涂岛的奶奶家。船不大,甲板中间堆满高高叠起的渔网。船客那时叫搭便船,是船上有熟人才可上船的,如关系好可睡渔民卧舱。卧铺狭小,仅容一人可睡,舱里充满机油味,还有机器的哒哒声,震耳欲聋,一直响彻着送你到达目的地。一些人坐于船帮内侧伸出的长条木板凳上,或直接坐于充满鱼腥味的鱼网上。风大的时候,船儿起伏颠簸,时而被波浪推到浪尖上,时而跌入谷底,长长的浪头从远处翻滚而来,涌向船舷,拍起了高高的浪花,茫然中见四周白茫茫水天一色,那瞬间,恐惧绝望油然而生,人不自禁想到毁灭,想到死亡。周围有人呕吐起来,似乎把五脏六腑都吐了出来。恨不得跳上一个孤岛,再不乘这折腾人的船了。这是我最初对乘船的印象。

船到码头,其实离码头还有些距离,因落潮或其他原因,船无法靠岸,于是坐小舢板过去。那是最简陋的船,也叫划子,两头翘起,中间用两层木板隔开,没有机器,用桨拨水行驶。稳定性差,随浪起伏,人在其中四处皆无着落,大人两脚重心紧紧踏着船底;小孩攥着大人的衣襟,随船摇晃着哇哇大叫。那种船应该是最简单的船了。

最早的木帆船始于何年不知,只说世代沿袭,一般长近6米,当地渔民称“丈八河条”,后船身左侧装船肋一根,称“单搁河”;左右两侧均装船肋称“双搁河”。船体狭小,无舱盖。到了宋朝,已有长约10米的渔船,载重量3—4吨。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各种规格的渔船增多。

岱山第一部地方志书《岱山镇志》“志渔”篇里,介绍了一种叫大捕船的船:“每船五人,容积约二三万斤。夏季以清明起至大暑止,秋季以立秋起至立冬止,每船成本夏季约七百元,秋季约四百元,总计须一千一百元。”

二三万斤的概念和现在的渔船比较,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那是在民国初年,距离至今已有百年。

我乘坐的那艘船是木质机帆船,以机器做动力取代风篷。有史可查,在1956年,由岱山县渔民联合运销站投资,始建第一对机帆船,吨位32吨,主机功率44.1千瓦,东沙幸福渔业社试捕,渔业产量增加。1959年,在那场著名的吕泗洋特大灾难中,岱山的木帆渔船翻沉了59艘,而机帆船无损,此后机帆船加速发展。

1977年,长东、南峰渔业队利用外贸贷款150万元,建造76吨级、110.3千瓦木质渔船20艘,科研部门称之为“第一代大型机帆船”。船底增添舭龙骨,改船首“八”字型为尖型,去掉尾部一字梁,建造驾驶台,安装人力、机械两用舵机。

八十年代初,我随父亲单位生产的全县第一艘钢质渔轮到沈家门试航,因为大风,在沈家门呆了两天。印象中那船吨位75吨,船头尖,驾驶舱宽大,卧舱干净明亮、有圆形窗户。钢质渔船具有抗风力强,稳性好,船速快特点。后来,渔船数量增多,吨位增大。九十年代中期,全县曾兴起大造钢质渔船热潮,最高的1993年达到了119艘。试想,大海洋面那种千帆竞发的场面,蔚为雄伟壮观。

住在船上,枕着波涛入睡。海洋是一个巨大的摇篮,船在摇篮里轻轻荡漾,温馨无比。归航的日子来临,丰收的喜悦和回家的迫切充斥着整个心房。船载着渔民回家的路,乘风破浪。近了近了,那些岛、那些人、那些景色,多少回梦里见过、亲过、哭过、登上岸来,回望浩渺的大海,想起漂游海上的日子、在船上的时光,突然觉得那是一场虚无,仿佛一切如大海一般莫测高深、苍茫无涯。只有停靠在岸边的船,高昂着船头,犹如桀骜不驯的野马,随时脱缰奔岸而来。